文物承载灿烂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
近日
龙岩市全面启动了
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风险评估项目
相关工作正扎实稳步推进
信通慧安有幸参与了此项目

龙岩市,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其文物资源如同星辰般璀璨,特色鲜明地点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这些文物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龙岩文化发展的足迹,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龙岩经济社会的变迁,共同绘制出一幅龙岩文化的绚丽画卷。

据统计,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12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241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1处(573个点),县级及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94处(938个点)。

为全面掌握龙岩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现状,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组织2024年龙岩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风险评估服务项目,进行第三方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文物本体、防护、管理、环境等文物安全风险要素开展系统调查、检测、监测和评估,从而建立安全档案,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市国保和省保3到5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规划和文物保护项目清单,进而指导地方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申报、实施文物修缮、三防建设、环境整治、展陈提升工程,逐年消除文物安全隐患,提升全市文物保护水平。同时,为省市县文物部门精准统筹、安排文物保护项目资金提供直接依据。

12月30日的检查中,信通慧安“文物体检”小分队一行,先后前往闽西工农银行旧址、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新邱厝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和司令部旧址进行实地检查,在消防专家和安防专家的专业指导下,详细了解各文物的保护现状。文物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检查,需要做到专项检查与专业检测相结合、现场察看与资料查阅相结合、数据统计与经验评判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估相结合、评估检查与安全指导相结合。对于文物来说,小分队就像是日常的体检员,不间断地穿行于城市的街巷之间,将有关文物的“体检报告”及时地发送回后方,为文物日常维护、科学管理、有效修缮提供依据。

每处文物都是宝藏,安全做到位,活化好、利用好、传承好也就有了条件。近年来,龙岩市在文物安全的制度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创新性实践等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根据本地情况,摸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文物安全之路,给不可移动文物规范地“做体检”就是这些创新探索中的一环。“防小病、治大病”,有助于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